戲劇文學

我心安處在何方?

  • : 甄拔濤
「甚囂塵上」語出《左傳》,背景乃春秋時期,晉國與楚、鄭交戰。此句形容軍隊忙碌備戰的狀況。甚,即很。囂,是喧嚷。人聲喧嚷,塵土飛揚。現引申為消息散播開去,眾人議論紛紛之意。
 
《塵上不囂》這個劇名,明顯在調侃、反轉上述典故。擅寫情慾的流行小說作家周海蓉,突然潛心佛法,意圖出家,卻總覺得自己幹這行當是一種深重的罪孽。她的罪疚感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又或者寫情色小說是否一定和佛法有衝突?
 
我們可以先從社會學的角度思考這件事情。我們的每一個信念、價值判斷,都離不開身處的社會、文化。而周海蓉的罪疚感,當然亦離不開身處社會的價值觀。換言之,編劇筆下的香港社會,認為情色小說有違道德規範。但是,明明周的小說深受歡迎,証明香港人有此需要,又為甚麼一邊嚷著要看,一邊又要唾罵?連周海蓉亦要內化這個污名?在這裡,我們可以借用「道德恐慌」(moral panic) 的概念。道德恐慌指一種恐懼的感覺於一大班人之中散播,而這班人相信某種「邪惡」的念頭會危害社會。這種散播,亦和媒體息息相關,透過重複報導,甚至令公眾對某一特定社群產生恐懼和加以打壓。劇中的香港社會便是將色情的敘述,及其所指涉的對情慾的開放態度,視為某種危害社會的邪惡念頭,而沒有反過來躬身自省對性的理解是否正確,譬如情慾自主等概念。也因此,寫情色小說便成了周的桎梏,令她內心難安。
 
然則,佛法和情色小說,又有甚麼樣的衝突?佛教,一如其他宗教,都有戒律。如果已剃度出家,是需要戒淫,即戒除性生活。如果是已經皈依的在家居士,則只允許和夫/妻有性生活。至於一般信眾,則沒有要求嚴守戒律。那麼,一般信眾又應如何自處?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先看看佛教對快樂的看法。人的貪慾是無窮無盡的,快感來得快也去得快。如果人只一味追求快感,是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應該退一步,回頭找到心靈之所安。不過,佛教著重對境多於教條,即是說,要為每一個靈魂度身訂造教法,而非鐵板一塊,一套規條限制天下眾生。劇中的周海蓉和程教授有一段婚外情,我們無從得知他們如何開始。設若當初他們的感情強烈到一個程度,兩個人無論如何一定要開始。佛又會如何說呢?可能的答案是,既然非如此不可,那麼便開始吧。因為相比壓抑,佛教更著重承認及瞭解自己。如果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只有壓抑,一個人便不能完全瞭解自己,而最終只會變成不能解的心結,結果還是會造成通向自在之路的障礙。不過,上面的答案只說了一半。佛還是會如此告誡周海蓉,你可以開始和程教授的關係,可是,你也要準備面對那之後的後果啊!所謂的後果,是因果,是物理學所說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外在的,更多是影響心識的。而最後如何是了,也還得靠個人的努力。
 
周海蓉的丈夫,曾為她找牧師幫忙,希望她不要出家。佛教和其他宗教有沒有衝突呢?佛教其中一個說法,是要破除一切名相。佛,是否一個宗教,或者哲學,其實都不重要。現居法國弘揚佛法的越南籍僧侶一行禪師便說,佛教是一種實踐。即是說,最重要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秒持守正念(mindfulness)。所以,不少基督徒、天主教徒都隨一行禪師學習正念之道。宗教的衝突,許許多多都是來自人類,甚至是利益集團互相之間的傾軋。本身篤信基督教的哲學家希克(John Hick),亦曾提出宗教七色彩虹論。他認為,宗教深受文化影響,所有正信的宗教其實殊途同歸,猶如太陽光折射成七色彩虹,雖然呈現的顏色不同,但也是來自同一源頭。要尋求心安,可能首先要揚棄這些名相上的偏執。
 
(下文含重要劇透)
劇中尾聲,周海蓉決定以自焚的方式離開世界。這又有否違反佛法呢?佛教反對殺生,當然包括不贊成自殺。但是,自古以來,僧侶及佛教徒自焚以反抗建制、暴政、或爭取某些訴求,仍時有所聞。譬如,近年有些西藏的僧侶及平民,便以自焚反對宗教迫害。在這裡,我想借鑒越南的經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正陷冷戰時期,越戰爆發,由資本主義陣營(主要為美國)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和社會主義陣營(主要為中國)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交戰。其中一批佛教僧侶主張和平停戰,因而同時被兩邊視為敵人。尤有甚者,一些只專注於救濟貧民的年青義工慘遭暗殺。1963年6月11日,越南僧人釋廣德在西貢的十字路口用汽油引火自焚,以抗議南越政府的迫害佛教徒政策。《紐約時報》記者麥爾肯.布尼 (Malcolm Browne) 拍下當時情境,只見釋廣德在火海裡盤膝而坐,如如不動,十分安詳。及後,有些憎侶及信眾也以自焚呼籲停戰,亦引發了激烈的討論。自焚出於堅定不移的願力,以人體自身承受的極度痛楚,向社會發出最響亮的聲音,希冀眾生能因此而有所醒悟。周海蓉的自焚,又在向我們這個社會發出了甚麼呼聲?我們,營營役役的眾生,又當有何感悟?
 
在短短一部戲的時間,我們和周海蓉,也是和張達明,走過了眾多的生關死劫。塵上不囂,或可解讀為在紅塵俗世中(塵上),在現世,在心中,找到沒有喧嚷、平安的樂土(不囂)。是的,但願眾生在千山萬水過後,都能找到心之所安,平安喜樂。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