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吶喊:《你好,冥王星》的温暖与包容
问︰香港话剧团戏剧文学部戏剧文学助理主任喻汀芷
答︰《你好,冥王星》编剧何雨繁
问︰可否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入围剧本?
答︰世界终会回报你以温暖,只要你不放弃。
问︰你如何创作剧本中的角色?
答︰多年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印象深刻,父亲在女儿少年期时为养家去了异国打拼,但女儿年纪太小,不能体会父亲的艰难,只能感受到关系的疏离。父亲是寡言之人,很多情感被埋藏,无以言表。剧本中雅子与父亲的关系便是受这对父女关系的启发。冬木的原型源自于日本谐星、主持人笑福亭鹤瓶,多年来他主持一档综艺叫做《スジナシ》即兴剧场,节目中他即在戏里又在戏外,这一状态给我很多灵感,也让我对即兴剧场的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即在未知中相信未来,本剧的核心理念也正是由此生发的。
问︰现时的剧本中,你最喜欢哪一场戏?
答︰目前来说,我比较喜欢最后雅子再次在黑暗中等待,然后突然大喊的那一场,这是在3月读剧后修改新加进去的。我喜欢这一部分是因为这一刻可以算作剧中的「奇点」。角色是否会受到影响而转变昇华,此时的每个观众都会有期待,也会对接下来的这一行为有不同解读,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当然,紧随其后的图景是给人内心以支撑感,也是我所期待并相信的。
问︰「风筝计划」读剧和精炼的过程对你有甚么启发?
答︰是一个很好的不断内外穿梭审视剧本的过程,读剧与精炼都会让剧本的呈现更立体,也提供了不同于我自身的视角,同时发现问题乃至加以优化,各位老师给了很多宝贵意见,自己也通过这个过程得到启示,让剧本更上一层楼。
问︰如何修改剧本?
答︰3月读剧之后就把问题都列出来了,有一些小的地方稍作调整就好,大的部分以及一些更意象化的部分就重新写了,后来再精炼的时候又肯定了一部分之前的内容,然后就融合了一下,找到并保留了一个感觉上最适合的版本。
问︰有甚么特别的编剧秘诀和方法?或者小习惯?
答︰我自己是必须在一个有一定程度喧闹的地方写东西,在完全安静的环境写作对我有点难。然后写东西是一口气写下去,基本不停留在一处斟酌,也不太顾及前后不统一、情节跳跃等等问题,然后回过头再看,好的保留,不好的去掉,最后再整体调整。
问︰为甚么喜欢写剧本?在剧本创作的路上,你认为最重要的是甚么?
答︰写作完全是由自己把控来创造一个世界,这种创造的冲动每个人生来都有吧,所以可以说人类无时不刻都在创造,但创造有大小高低之分。剧本创作似乎更在体现个性之上寻找一种共性,人类的共性,乃至更大的属于宇宙的共性的一部分,如果真能做到,会觉得那是和宇宙同步的书写时间与空间,统一而又独立存在。作家的目标应该是创造高于人类又包容人类的精神世界。
编剧 何雨繁
何雨繁,中国戏剧导演、演员、编剧,表演教师,新剧场创作计划戏剧公益平台发起人。自2004年起从事戏剧工作至今,创作演出舞台作品二十余部;2011年开始进行戏剧文本写作,代表作《黑色冰山》、《围雾迷城》、《澡堂》、《药壶》等。现供职于北京鼓楼西剧场。
导读 陈沛琳
2023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获戏剧艺术学士(一级荣誉)学位,主修导演。凭校内制作《大汗推拿》获颁杰出导演奖。在学期间,曾获邓树荣奖学金(杰出导演)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基金外展体验奖,并赴上海戏剧学院交流。现为自由身剧场工作者(导演及演员)。
近期作品包括:星期三剧社会《阿怪》(演员);浪人剧场《缅甸岁月(重演)》(联合导演);香港话剧团「风筝计划」公开演读(香港站)《綑绑》(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