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记忆褪色 流离在虚实之间 

15.09.2017
即时发布

记忆褪色 流离在虚实之间

《父亲》Le Père (The Father)

前艺术总监毛俊辉饰演父亲一角

【香港话剧团】记忆逐渐褪色,「现实」逐步瓦解,慢慢地回归孩提时的状态以至步入生命的终章。患有脑退化症的病者,身心经歷着以上种种,对于他的家人或照顾者,其影响更是不能言喻。随着人口老化,脑退化症是现今全球关注的重要健康议题之一,值得我们一再认识。法国着名青年剧作家霍里安‧齐勒(Florian Zeller)于2012年创作了《父亲》(Le Père),此剧被评为写实地反映了脑退化症的状况,并于2014年获得法国莫里哀戏剧奖最佳剧本,以及获提名罗兰士‧奥利花奖、东尼奖等。是次香港版本由欧嘉丽翻译,助理艺术总监冯蔚衡执导,特邀前艺术总监毛俊辉饰演父亲一角,彭杏英、刘雅丽回巢,与话剧团演员高翰文、辛伟强、黄慧慈联合主演,于10月19日至11月3日假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上演,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

 

《父亲》讲述年迈的父亲André(毛俊辉饰)渐渐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与男友同居的Anne(彭杏英饰),决定将父亲接回家以方便照料。患上脑退化症的父亲时而风趣时而迷煳,在他的认知里,「现实」逐步瓦解,随即引发了他与女儿的诸多矛盾,令她被逼迫得喘不过气来。最后,Anne会决定如何「恰当地」对待父亲?André在最后的岁月拼命挣扎,又能否逃出命运的操控?

 

《父亲》的剧本由一位患有脑退化症的父亲的视点出发,这位父亲在患病的边缘挣扎,即将跌入一个深渊,他的家人会如何与他一起面对这段经歷?导演冯蔚衡表示此剧编写得非常巧妙,在父亲的印象之中,身边出现不同的男女,究竟哪个是真的女儿,哪个是假的,真假虚实变得模煳不清,各个片段表达了父亲的不同状态,这也是此剧本的特别之处。

 

特邀主演毛俊辉坦言《父亲》是他近年看过最喜欢的剧本之一,既感人又充满惊讶和幽默的地方,而且剧本中的命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在今时今日脑退化症越来越常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毛Sir已有差不多十年未曾正式担任演员,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参与话剧团的制作,与昔日共同奋斗的演员同台演出,相信会是一个挑战。

 

《父亲》一剧写实地勾勒脑退化症病人的状况,配合佈景、灯光、服装等设计,带领观众进入剧中父亲混沌的心理状态 — 脑海中的记忆渐退,身体机能被病症吞噬,徘徊在虚与实之间,一切变得模煳不清。

–  完  –

 

传媒查询:

黄诗韵 Anita Wong 市务及拓展主管
电话:852-3103 5933
电邮:anitawong@hkrep.com
陈嘉玲 Karen Chan 经理 (企业传讯)
电话:852-3103 5977
电邮:karenchan@hkrep.com
本网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体验及改善浏览速度,请确定您同意并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再继续浏览。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