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剧场奖最佳剧本作品 载誉重演 甄拔涛文本配以形体剧场方式 呈现青春的残酷与苦涩

03.01.2018
即时发布

香港小剧场奖最佳剧本作品《灼眼的白晨》 载誉重演

甄拔涛文本配以形体剧场方式 呈现青春的残酷与苦涩

【香港话剧团】人生一定要赢在起跑线吗?平坦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引领年轻人到宽敞舒适的未来?《灼眼的白晨》中的五位年轻人在成长路途各有各不平凡的际遇,歷经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面对无情的命运佈局,他们又如何从苦痛中走出来?《灼眼的白晨》由甄拔涛编剧及执导,由周咏恩、马嘉裕、林芷沿、蔡溥泰和黎济铭演出,将于2018年1月27日至2月10日假香港话剧团黑盒剧场上演。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

 

《灼眼的白晨》故事围绕五个年轻人:一心、家宝、Chris、Anthony和思贤。他们在自修室相遇相知,一起熬过艰鉅的A-level。放榜前他们无所事事,一起钻研塔罗、卡巴拉算命术、星座等占卜学。他们在一次宿营中分别开了一个紫微斗数命盘。宿营过后,他们各自散落人海里,起起伏伏,偶尔才见面一次,通讯群组中都是有一搭没有一搭地聊着。处于大学时期的他们,到底经歷了什么难以名状的难关,社会上的变动又怎样影响他们每一个?

 

编剧及导演甄拔涛表示:「重演的意义,是把原本的作品做得更好。现场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演员们(今次加入的两名新成员和首演的三位演员)的那团火。再加上原先的幕后班底,今次的重演将会比上次更仔细,更有力量。」

 



编剧及导演 甄拔涛

剧场编剧、导演、大学兼任讲师、再构造剧场艺术总监。英国着名编剧及评论家丹.利巴列图教授(Prof. Dan Rebellato) 形容甄氏为「有才华、充满热诚的编剧,其作品极其有趣,并揉合政治和个人,产生出力量和效果。」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文学)硕士及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编剧硕士(优异成绩)。英文剧本《未来简史》获2016德国柏林戏剧节剧本市集(Theatertreffen Stückemarkt)奖,为首位华人得此殊荣,并于2016年香港新视野艺术节世界首演。中文剧本《灼眼的白晨》(与邓畅为合导,为香港话剧团跳格黑盒EMW节目之一)获第八届香港小剧场奖最佳剧本。甄氏并获德国慕尼黑 Residenztheater邀请为驻留艺术家,新作《核爆后的快乐生活》将于2018年首演。同年获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邀请为驻校艺术家。

 

其他剧场作品包括:体验剧场《她和他的时间之流》(概念、编剧、联合导演,香港艺穗会);《发光的害虫》(导演,再构造剧场);《少年一心的烦恼》(编剧,凝动剧场,国际综艺合家欢节目);《西夏旅馆》(编剧及导演,前进进新文本戏剧节2012,获第五届香港小剧场奖最佳舞台效果提名);Burnt Mango及靠边站舞‧剧;《三千此身》(导演);多空间 Y Space;《2046:小牛讲古仔》(编剧及联合导演)等。

 

除剧场工作外,亦涉足视觉艺术、文字和录像创作,曾活跃于Para/Site艺评班。出版书籍包括:文学及绘本合集作品《土制香港》及《铅笔擦胶──城市魔幻绘本》(入选杂志《读书好》香港书展2009「好书100」);《跃动的交锋:阅读新文本》(编辑)及《浪漫的挑衅:创作新文本》(编辑)。录像作品包括:《做什么也改变不了我的世界》,并获香港鲜浪潮国际短片展2013最佳摄影(公开组),并参展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学生电影节及台湾「香港週2014」──2014香港当代电影展。曾出版多种文体的作品合集,包括:《香港微型小说选辑2010》、《微微语》(微型小说)、《散散心》(散文) 及《诗房菜》(诗) 等。作品散见于《明报》、《明报周刊》、《星岛日报》、《经济日报》、《Milk》、《剧场阅读》、《新少年双月刊》及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网站等。

 

甄氏亦积极参与文化及剧场策划工作,曾为「文本与剧场 ─ 21世纪发展趋势」剧场研讨会议(前进进戏剧工作坊主办)担任经理及策划「第八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等。现为香港文学馆理事。

–  完  –

 

传媒查询:

黄诗韵 Anita Wong 市务及拓展主管
电话:852-3103 5933
电邮:anitawong@hkrep.com
田慧蓝 Alice Tin 副经理 (市务及传讯)
电话:852-3103 5915
电邮:alicetin@hkrep.com
本网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体验及改善浏览速度,请确定您同意并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再继续浏览。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