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四川好人》 你会选择做好人,还是坏人?

24.12.2019
即时发布

布莱希特经典剧作  首演横扫香港舞台剧奖六大奖项

香港话剧团x演戏家族携手制作及演出

音乐剧《四川好人》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 – the musical

世道艰难  你会选择做好人,还是坏人?

 

【香港话剧团】如果你是沈德,你会选择做好人,还是坏人?香港话剧团与演戏家族携手以音乐剧形式呈献德国戏剧巨匠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同名经典剧作《四川好人》,与大家共歷一次人性道德大挣扎。音乐剧《四川好人》于2003年首演,旋即横扫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最佳创作音乐、十大最受欢迎剧目等六大奖项,04及11年两度重演,继续好评如潮。布莱希特善于将好与坏的一面并置在同一角色,以「间离效果」引起观众反思复杂人性,揭示社会问题。音乐剧《四川好人》彭镇南、高世章岑伟宗改编彭镇南执导,音乐剧顶尖拍档高世章任作曲及音乐总监、岑伟宗任作词,特邀邵美君主演沈德一角,邱廷辉、刘守正、朱栢谦、张学良及邢灏主演,即日202014假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上演,门票现于快达票售票网公开发售

 

故事讲述三个神仙来到道德败坏、贫穷的四川找寻好人,可惜放眼所见尽是欺诈与饥饿,心灰意冷之际遇上仅存的好人─沈德。可惜在炎凉世态中,好人难有容身之所。为求自保,沈德不惜徘徊正邪之间,掀起连番道德人性大控诉。

 

话剧艺术总监陈敢权表示:「回看《四川好人》这齣戏的艺术特色,正是把戏剧理论『间离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即剧本以不同的剧场效果,务求令观众不要『投入』于剧中的人和事,从而更客观地针对是非对错,自行作出判断。话虽如此,其剧本对人性的丑恶和矛盾就写得黑白分明,且引人入胜。布莱希特假借『四川』为题,却不是指真实的中国四川,正如他另一力作《灰阑记》,只以模煳的时空和背景引出寓言。《四川好人》的善心女主角沈德,往往须抽离于『好人』的本性,方能在愚昧和颠倒是非的社会中找到生存之道。正因为布氏对人性的自私和损人利己等描画得一针见血,令此剧成了永恆的经典。」

 

改编及导演、演戏家族艺总监彭镇南表示:「七十多年前布莱希特藉《四川好人》对社会道德,人性腐败作强烈控诉;悲哀的是时至今日,这些控诉还是要延续下去。而今天我们重演音乐剧《四川好人》,从社会时势上看,似乎比八年前更加合适,这又是另一个悲哀!何解?单看每日新闻实在不难找出与此剧相对应的事例,以权谋私,社会不公义,妄顾别人生命等等,骇人的事件一件比一件夸张,令人咋舌。难怪连神仙也说:『你看不见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什么样子吗?贫富悬殊,贪污腐败,官商勾结,公义无存,道德沦丧,烽烟四起。真是一个好人都休想生存啊!』」

 

特别通告:

鑑于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港岛区或有公众活动,本团考虑到音乐剧《四川好人》当晚的演出,有可能受交通及不可预期的情况影响,原定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晚上7时45分假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举行之音乐剧《四川好人》现将改期至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晚上7时45分,持有原来门票之观众,可直接持票出席该日之演出。

敬请所有1月1日(星期三) 7:45pm的观众,无论能否出席1月4日(星期六) 7:45pm的演出,也请登入以下连结回覆,以便主办单位作出最妥善的安排!
 



关于
改编及导演  彭镇南

演戏家族艺术总监,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客席讲师。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主修表演,并考获伦敦密德萨斯大学表演艺术学士及舞台导演硕士学位。留英期间曾随法国戏剧大师菲利普.高利耶进修演技,并赴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学院研习契诃夫戏剧。1991年与一众热爱戏剧的演艺学院同学创立演戏家族,致力推动香港戏剧发展,并凭《错吻情真》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配角(悲剧/正剧),此外亦经常参与不同剧团的演出。

近年专注导演工作,积极探索具本土特色的音乐剧场,作品善于在细腻动人的感情中演绎宏大主题,重要音乐剧作品包括:《边城》、《四川好人》及《一屋宝贝》,三剧均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近作包括:《仲夏夜之梦》、《恋爱轻飘飘》、《朝暮有情人》、《星梦尘缘》及《美丽的1天》。2008年获英国文化协会选为「60位香港知名英国毕业生」之一,表扬其在舞台剧界的杰出成就。
 

关于改编、作曲及音乐总监  高世章

纽约大学音乐剧创作硕士。凭音乐剧Heading East获美国Richard Rodgers Development Award。凭粤语音乐剧《四川好人》、《白蛇新传》、《顶头鎚》、《一屋宝贝》、《大殉情》及《奋青乐与路》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创作音乐、最佳配乐及最佳原创曲词。

 

凭电影《如果.爱》先后获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亚太影展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及音乐。凭电影《大上海》主题曲《定风波》获第三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参与电影《投名状》配乐获提名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其他配乐作品包括:《老港正传》、《大魔术师》、《魔警》、《亲爱的》及《捉妖记》。

 

曾为张学友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出任音乐总监,《学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会》及《张学友1/2世纪演场会》谱写音乐剧环节;任白慈善基金会《帝女花》、《再世红梅记》及《蝶影红梨记》谱写新音乐。2010年为香港艺术节及毛俊辉戏剧计划《情话紫钗》作曲。11年为伦敦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撰写音乐剧Takeaway,而14年则爲舞台剧《杜老志》作曲,及爲庆祝澳门文化中心十五周年撰写音乐剧《我要高八度》。14及16年与叶咏诗及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一屋宝贝》音乐厅,并由Decca发行,再于18年合作演出电影配乐作品《高世章的神奇电影画布》。
 

关于改编及作词  岑伟宗

香港作词人。主力创作音乐剧及舞台剧,词作亦散见于电影、电视及流行曲。

 

曾获第四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第三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2011年获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正统音乐作品;06年获得CASH金帆音乐奖最佳另类作品;亦曾四夺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原创曲词。

 

他除了是活跃于音乐剧及舞台剧的填词人,也是少数同时涉足正统、流行、银幕、舞台界别的专业填词人。18年为一舖清唱及台北人力飞行剧团的无伴奏合唱音乐剧《阿飞正转》编剧及作词;19年为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主办及制作的音乐剧《大状王》作词;为一舖清唱的无伴奏合唱说唱剧场《维多利雅讲》编剧及作词;年初,也为香港话剧团《假凤虚鸾》粤译歌词。

–  完  –

 

传媒查询:

黄诗韵 Anita Wong 市务及拓展主管
电话:852-3103 5933
电邮:anitawong@hkrep.com
陈嘉玲 Karen Chan 经理 (企业传讯)
电话:852-3103 5977
电邮:karenchan@hkrep.com
本网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体验及改善浏览速度,请确定您同意并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再继续浏览。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