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钟到莫斯科》站在巨人契诃夫的肩上 幕门开合瞬间窥探奥妙人生 | 生活幕幕荒诞 揭露社会真象

06.11.2023
即时发布

站在巨人契诃夫的肩上 幕门开合瞬间窥探奥妙人生
生活幕幕荒诞 揭露社会真象

《从金钟到莫斯科》


 
【香港话剧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过一些奇人奇事,令你慨嘆人的无知或愚昧,哭笑不得?人类这些惰性就像防腐剂一样,由远古流传至今,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Anton Chekhov)特别对「生活」中种种荒诞现象,人性的阴暗面等感到好奇,以精炼文字浓缩成短篇小说,以幽默讽刺手法,篇篇直指人心。《从金钟到莫斯科》改编契诃夫十一篇短篇小说,由两个香港年轻人,穿越到十九世纪末的俄罗斯,引领观众一同走入一幕又一幕荒诞的「现实」之中,时而轻松,时而严肃,引发想像空间,思考人生。《从金钟到莫斯科》由艺术总监潘惠森担任编剧及戏剧构作,李镇洲担任导演,王晓怡、申伟强、江浩然、吴家良、余翰廷、高翰文、陈煦莉、陈嘉乐、陈娇、麦静雯、黄慧慈、潘泰铭、蔡溥泰演出,即日至11月19日假香港大会堂剧院上演,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
 
 
《从金钟到莫斯科》讲述只因一本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导游马泰星与演员陈小燕倏地发现自己身处于前往莫斯科的直通车,转眼由香港的金钟,穿越至十九世纪末的俄罗斯!二人慌忙设法回港,然而,一个又一个俄罗斯人陆续上车……一幕又一幕荒诞的生活情境于车窗内外上演……到底二人会否成为廿一世纪的「胡不归」? 
 
 
编剧及戏剧构作潘惠森分享:「契诃夫让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的,这正是『生活』,也是契诃夫与传统剧作家不同的地方,他藉着呈现生活的片段或现象,捕捉生活中一些非常微妙的事物。如果说传统戏剧要带出讯息时『画公仔画出肠』,那么契诃夫『呈现现象』的手法,让观众通过观看现象感受和反思,就是要观众从现象中把契诃夫隐藏的『肠』找出来。」
 
 
导演李镇洲表示:「要呈现契诃夫笔下的俄国故事,好困难!每篇小说有不同的场景,但不会具体地呈现出来,我主要用简约的方法,去引导观众的想像,也许,这就是趣味之所在。剧本包含十一个故事,内容各有不同,有些是轻松小品,有些是比较严肃的,当中不乏黑色幽默的哲理。人性总有共通之处,契诃夫的小说,本身就能反映社会现象,并且带有发人深省的普世性,我们希望从文本中不断发掘,并在舞台上演绎出来。」
 
 
关于编剧及戏剧构作  潘惠森
 
 
关于导演  李镇洲
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修毕东西方戏剧研究文凭课程。五度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导演,曾任中英剧团演员及助理艺术总监,其在《Q版老夫子》饰演之大蕃薯、《钟馗传奇之捉鬼敢死队》之钟馗及《红顶商人胡雪巖》之胡雪巖,三度获颁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主角;凭演出《炼金术士》之炼金术士获得最佳男配角;又凭饰演《审判胡志明》之胡志明及导演《漂流》分别获香港小剧场奖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导演。
本网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体验及改善浏览速度,请确定您同意并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再继续浏览。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