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學

在一起孤獨《一缺一》

  • : 吳思鋒
Fonsia:你呢?你有甚麼病嗎?
 
Weller:有,我的病沒治,絕症─衰老。
 
 
關於死亡,我們無從述說自身,因為死了就是死了。但是關於衰老,卻永遠說不完道不盡,因為它的一端是唯一可見的未來,即死亡;另一端,無止盡綿延的回憶流淌,如不斷匯流又分流大河。
 
美國外科醫生及醫學散文作家許爾文.努蘭 (Sherwin B. Nuland) 於其著作《死亡的臉》(How We Die: Reflections of Life’s Final Chapter),以疾病與器官架構章節,以臨床經驗與人文書寫反思醫學的科學主義,書中的這一段話令人震顫: 
 
「在我行醫的三十五年生涯中,從來不敢在死亡證明上寫上『死因:年老』,因為我知道,這個證明一定會被退回來,並且上面會有公家統計人員簡短的附註:『不符合規定。』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死於年老都是不合法的。 」
 
閱讀《一缺一》劇本的時候,我很快地又想到這本書。《一缺一》像老人版的室內公路電影,只是主角不在公路馳騁,而是在安老院的麻將桌上用爭執推動彼此,放任回憶奔流。Fonsia與Weller不是在安老活著,而是在死亡之前活著。可是顯然安老院並不能讓Fonsia與Weller活出一種美好,反而讓他們活得很累,因為總是安排一大堆沒事找事做的休閒課程,因為總是營養師而不是廚師在控制飲食,資本主義假裝各種名目、面貌,讓你覺得錢付得值得,其實重點是要你養成依賴或者懶得搭理,直到再也離不開安 老院的那一天,把人與人互相陪伴的真諦消磨殆盡。
 
《一缺一》,原作為美國劇作家柯培恩 ( D . L . Coburn) 的The Gin Game,為其贏得普立茲戲劇獎(1978),香港話劇團於2004-05劇季首演,之後不斷搬演至11年。於今再演,「老人長期照護」已蔚為社會主要議題(亦為商機),這齣僅有兩位演員和一桌兩椅的戲劇,究竟有甚麼「重演」 的魅力?簡潔、明快的對手戲,鬆緊之間收放自如的對話節奏,從人與人的關係輻射更龐雜、巨大的社會性等特徵,回歸文本戲劇的本質,使得它不容易受到跨地域的限制,而美國的實用主義傾向以及人性中的功利主義,則 讓它被嵌入更大、更普遍的社會背景,也因此不難進入,但當然,能否深刻地閱讀、理解,仍取決於讀者的主動感受、積極思考。
 
隨著情節推進至中段,Weller與Fonsia在雙人牌局漸次自揭瘡疤,一連串針鋒相對甚至暴走的對話,不禁讓我想到已逝的台灣心理學家余德慧,花費大量時間積累癌末陪伴的人文臨床經驗,他提出「背立轉向」的觀點,意思是「當一個人病沉到某種程度,他會自然地放棄社會性的勾連,也會開始不在乎他們在世的聲名、地位與角色。那個地方不再有橫向的勾連,只有一步步地踏向烏有之鄉,那裡真正陪伴著它的主人的只有夢幻與破碎的回憶,它的主人開始放棄人身的束縛,讓心思自由地飛翔,從外邊的人來看,背立轉向者只是昏睡 著, 或者虛弱地躺在床上呻吟,可是轉化的旅程已經開始,病人背離社會,也背離陪伴他一生的自我現實。」
 
安老院不是臨終病房,兩者卻都可能是死亡前的最終站。而劇作家顯然對人物心理與社會心理彼此的參差斑駁很有興趣。在這個時候,兩人想要用語言刺戳的對象是否在場?抑或僅是變成另一種再度消磨自我的語言「休閒活動」?或反過來說,種種的語言休 閒活動,到底是對「自我」的遮蔽還是張揚?到底讓人們不孤獨,還是更孤獨?
 
「自我」也終歸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牽涉到我們如何將現實中的種種歷練、磨難,生命政治般地, 辯證出「人的自然」,從生命史的過程反視社會的構成,而《一缺一》透過安老院的人物繪景,輻射出老人與後代家庭及社會,愈見稀薄的關係,問,人與人的 相互理解是可能的嗎?而這裡不僅包括Weller與Fonsia的相互理解,也希望觀眾藉由對劇中人的理解,進一步在現實中對人抱有更多的接觸與理解。「一缺一」的算式不一定是二減一,也可能是一減一,那一減一還等於甚 麼,留待舞台上見分明吧。
 
香港話劇團重演《一缺一》的另一個挑戰是演員如何把人演老。在台灣,我們一向缺少老的演員(但卻有老人劇團的傳統),因為整體環境還不夠成熟,劇場的經濟條件不足,總使得演員到了一定年齡便得跨到影視,否則只能淡出。相對來說,香港話劇團的支持體系比較有條件發展這一個環節,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責任與文化反饋,當然,也是演員的挑戰。
 

[1] 余德慧:〈推薦序〉,載於喬治‧賴爾著,蔡昌雄譯《臨終諮商的藝 1 術》(台北:心靈工坊,2007)。

 
柯培恩
出生於1938年,整個三十年代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前一個十年的經濟高峰換來享樂主義的普及,卻也預鋪了軍國主義即將席捲全球的道路。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點燃烽火,而後美國投入戰火,自此之後,信奉自由市場經濟至上的美國單邊主義盛行不絕。《一缺一》也是個預言,因為原作The Gin Game於1976年完成後沒幾年,列根 (Ronald Reagan) 就任美國總統,與英國戴卓爾夫人 (Margaret Thatcher) 聲息相通,大力推行現在我們都知道的新自由主義;市場極大,國家失控,流離與無家成為日常,新 保守主義復辟。 強人高喊全球化,卻拒絕難民入境,強國疾呼打破國家與地域界線,追求合作的可能,卻用經濟與文化偽裝政治,介入小國小城,以細嚼慢嚥的斯文姿態,隱蔽蠶食鯨吞的口腹之慾。更別說,以簡單的舞台場景與少量的演員作為劇本的基本規格,其實也反映了美國戲劇產業的縮影,一切必須首先計算節節高升的市場成本,開源節流。因此,於內於外,戲劇何嘗與資本主義無關?以致,made in America 的《一缺一》,換句話說也正是對亞美利堅的實用主義,最好的自我詰問。讓我們從劇中人的交往與對話, 讀到功利社會的異化作用,使人們最終只能,在一起孤獨。那麼,對香港來說,重演此作的意義又更可能是甚麼呢?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