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特區︰區區文本,何特之有?(全文)

  • 問︰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實習生胡筱雯
  • 劉︰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及「文本特區」戲劇指導劉守正
  • 郭︰香港話劇團經理(戲劇文學)郭永康

問︰「文本特區」是甚麼?

劉︰「文本特區」是介乎黑盒劇場和讀戲劇場中間,階段性的製作。
 
對於導演或演員來說,最大分別是排練時間。黑盒劇場一般而言有五至六星期排練時間,而讀戲劇場可能只有三至四節排練,而「文本特區」的排練時間是三個星期。舞台設計會相對簡約,沒有那麼多「台、燈、聲」的舞台效果,目的是要試驗文本,包括文本的深度,還有文本和表演結合的可能性。
 
最後就是在觀眾的參與下圓滿這件事。讀戲劇場只有一場約一百位觀眾,對一個文本來說可能「試得未夠多」。藉著「文本特區」這個平台,希望可以發掘更多文本,測試文本是否能持續發展下去。

郭︰
其實我們想探索文本和劇場的關係。演出是一次性的,但一個文本落到不同人手上,不同導演、劇團在不同空間做,可以有完全不同詮釋方法。「文本特區」是一個認真的製作,但不是一個完全的演出,重點是給演員排練時間去沉澱文本內容,然後將文本原貌、編劇最想說的東西呈現給觀眾。某程度上導演是跟演員一起尋找劇本的內核,試驗文本的「戲劇性」在哪裡,而不是單靠舞台效果去吸引觀眾追看。
 
「文本特區」是要求導演和演員非常信任文本的,因為整個表演非常赤裸,你已經沒有其他東西或效果去遮蓋文本的問題,我們就讓演員走進去文本之中,回歸到文本想說甚麼,情節是甚麼,在這些基本的事情上,看觀眾是否能接收得到。
 
 
問︰「文本特區」如何幫助編劇?
 
劉︰我們從劇本精煉場開始發掘了幾位編劇(許晉邦、李偉樂、黎曜銘),這幾位編劇絕對是有潛質,也有經驗的,但是他們未必有那麼多機會發表作品,也需要平台讓觀眾認識他們。一個編劇如果嘔心瀝血寫了一個劇本,出來效果不好,其實很影響他之後的發展,雖然編劇很「渴市」,但編劇創作的路程很孤獨。「文本特區」其實是給有一些經驗的編劇,一個很有養分的在職訓練。
 
郭︰我們做好一個劇本和做好一個演出,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劇本可以流傳很長的時間。一個經典劇本,可以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詮釋。但怎樣才會流傳下去呢?就是劇本要夠好,很多時候就算做黑盒製作,表演很快就進入了製作階段,可能劇本還未琢磨到最好的時候就演出,劇本的生命就完了。所以對我來說,「文本特區」除了是編劇的在職訓練,也是在延長作品的生命,讓編劇沒有壓力去試他的文本,因為他會明白這個階段其實不是劇本的完結,而是給了他一個可以建築劇本生命的機會,是一個試驗而已。
 
劉:雖然「文本特區」演期不是很長,但在香港來說絕對不短,最少有9場演出,編劇可以觀察他的作品如何發展,了解觀眾如何接收,那個在職訓練是他從中更加清楚戲劇的戲劇性在哪裡,即使表演的成果不完美,也可以從觀眾的反應和回饋知道自己的不足。
 
 
問︰ 為甚麼演出對於一個文本來說如此重要?
 
劉︰通過這個試驗性演出,我們希望編劇更能找到文本故事的獨特性,以及角色的語言。編劇創作時很多東西只在他腦海裡,各有風格和口味,有些人很懂得走入角色之中,有些人未必,尤其是「文本特區」的編劇,我相信他們有可以進步的空間。有演員演出作品的話,他們會更加知道他們的文字如何化成角色有生命的語言,這也是我們排練時最花時間的一件事。行了這一步,編劇可能會找到更精細、獨特的看法,劇本原來想說這件事,他會更加知道整個戲的起承轉合要怎樣去鋪墊。
 
郭︰「戲劇文本」和其他文字創作很不同,需要考慮「可演性」。劇本只看文字,和我們聽台詞,兩者質地是很不同,觀眾看到的情節也很不同。可演性的意思是,當文字由演員去表達出來的時候,其實演員不止在表達台詞,還有很多東西在裡面,演員之間的交流是什麼呢?跟觀眾之間的交流是什麼?能不能做到編劇自己本身書寫文字時,腦海中想像的那種交流呢?所以「文本特區」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有觀眾情況下了解劇本的可演性。
 
 
問︰「文本特區」的出現,希望為行業生態帶來什麼影響?
 
劉︰坊間有不同特色的讀劇,比如某些團他們的讀劇可能已經做到像「文本特區」一樣;但是他們又未必可以有三個星期全日進行排練,觀眾就會覺得表演卡住在中間,是否不要那麼貪心直接把劇本讀出來,觀眾反而有更大的想像空間?「文本特區」就是我們的演員可以有三個星期進行排練,看看文本和表演的藝術水平可以去到哪裡。其實在外國,尤其是音樂劇會有一些製作示範(workshop production),邀請一些監製來看,雖然不是完整演出,但構思和製作都是認真的,只是沒有考慮太多舞台和技術層面如何幫助這件事。
 
一個黑盒劇場製作,無論在人力、物力、時間方面都是比「文本特區」多,如果通過「文本特區」的有更多有潛質的新作品可以試出來的話,對整個戲劇的工業來說都是良好的發展。對於導演或演員來說,其實做黑盒劇場或「文本特區」分別不大,因為都是要排一個戲,不是說排三個星期就只給七成的力,反而挑戰演員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沉澱和深化的過程,從接到文本之後,到進入角色可以在觀眾面前表演。這樣去排一個戲,摸索試驗的時間少了,其實很依賴導演在這三個星期如何定好方向並去嘗試;我也會用最多時間幫演員在三個星期內找到舒服的、和平時排練五個星期一樣的演出狀態,因為他們是在最前線,幫導演或者編劇把故事呈現給觀眾。香港觀眾是很現實的,如果最後他們演出不好看,會覺得劇本不好,但很多時候其實劇本可能是好的,只是演出不太好。
 
郭︰最理想是有不同平台,給不同類型的編劇和發掘不同類型的劇本。表演藝術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無論導演和編劇,都重視實踐而理論只是作輔助,當有這些平台,我們希望製造多些空間和機會,讓香港編劇有機會發表原創文本。原創文本往往是未準備好的,但要讓編劇有實踐機會,一步一步完善作品。
 
希望觀眾可以給多點耐性編劇或者作品。雖然觀眾很想看一些完美的東西,但是我們就是接受有些東西是不完美的,「文本特區」設立目的就是我們要陪伴一個作品成長,讓它一步一步地進化。如果你用這樣的心看作品,或者看「文本特區」的角度會有一點不同,我們是放眼更長遠的將來,作品怎樣成長為更完整的作品,這樣才是健康的。正如潘Sir在劇季論述提到,我們劇團的座標就是優秀的文本;一個好的文本,就是我們演出的靈魂。紮實的文本加上好的表演團隊,希望香港的表演藝術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地位,慢慢改善香港劇壇的生態。
 
 
-------------------------------------------------------
由「風箏計劃」的廣收文本,到「文本特區」的深化劇本,香港話劇團的目標在於做到「由量變到質變」,推廣劇本創作,並完善劇本發展及發表的歷程。我們誠意邀請有興趣參與這個歷程的觀眾,登記參加新設的「文本討論會」,和我們一起陪伴劇本成長。
《凶的空間》文本討論會報名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