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戲匠」系列《初三》 不看不聽不說之際 黑暗的序幕已悄悄掀起

12.06.2018
即時發布

「新戲匠」系列《初三》

不看不聽不說之際 黑暗的序幕已悄悄掀起

【香港話劇團】當我們面對問題時,採取視而不見、「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的態度來避免衝突,對身邊的人是保護抑或是傷害?在煩囂的都市裡,我們失去溝通的能力,人與人之間相對無言。新戲匠」系列《初三》由黎曜銘編寫;陳焯威執導;吳家良、文傑聰(▲組)、林子傑(▲組)、鄭嘉俊(●組)、盧卓安(●組)、莫家欣和梁嘉進演出,即日起618日假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環文娛中心8樓)上演,現只餘少量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初三》講述老人陳磊性格乖僻,一直不為兒子陳初和陳三理解。直至患上記憶失控症後,混沌的意識令陳磊行為怪異,經常在家重演往事,兒子逐漸認識父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從而反省和父親疏離的原因。同時,一個埋藏在斗室中多年的秘密亦逐漸曝光。
 

編劇黎曜銘表示:「中國人就是有這種避免衝突的習慣。在傳統習俗中,年初三應留在家中、不宜拜年,因為易於與人爭執。但是,避過衝突之後,又如何呢?靜默遠比喝罵可怕。也許,一切源於我們的無力溝通和解決問題。我們像在森林中被野獸追逐的小孩,以為只要掩面一會,打開雙手就能回到溫暖的家。」
 

導演陳焯威認為:「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故事。劇中的三父子『無力生活卻努力掙扎』的狀態,彷彿就是我們每一個在都市中生活的人。我們在紛爭、壓力和困惑中尋找出路,縱然障礙重重,但我深信我們內心會一直帶領著我們踏步前行。」

 



關於編劇 黎曜銘

筆名東野,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現職教師。
 

寫詩,詩作曾刊登於《明報》、《字花》、《聲韻詩刊》、《衛生紙詩刊+》。2017年獲工人文學獎詩歌組推薦獎。
 

寫藝評,曾參與「新戲匠」劇評培訓計劃,並於《明報》、《三角志》等刊物發表戲劇評論文章。
 

寫散文,曾獲第十屆香港文學節徵文比賽冠軍及2016年全球華文散文徵文獎優異獎。
 

寫歌詞,曾出版作品有《快活谷的快樂傳說》及《風起了》。
 

寫劇本,作品《佔領》曾於16年香港話劇團「新戲匠試讀場」進行演讀;《想飛》於17年由普 劇場作公開圍讀,並於屯門大會堂作選段展演。


 

關於導演 陳焯威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及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一級榮譽)學位,主修導演。200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戲劇)。與好友合作編導作品《三個麻甩一個騷》獲提名第三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憑《康橋的告別式》獲提名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憑《是沙也是你和我》獲提名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
 

導演作品包括:方外無式《剎那》;風車草劇團《北極光之戀》、《廚師J與侍應F》;創典舞台《凱撒》;香港話劇團《好人不義》、《教授》(首演及重演)、《半天吊的流浪貓》、《彌留之際》(澳門及香港);Metro-HoliK Studio《床前十分》、《一丁點》、《突然獨身》、《重遇在最後一天》、《是沙也是你和我》、《康橋的告別式》;三条友仔創作《三個麻甩一個騷》;Joyous’s Joyous Moment Concert;國際綜藝合家歡新人類系列《你,唱得喜?》。

燈光設計作品包括:香港藝術節2018《大學之烈火青春》及《中庸之幸福學堂》;榞劇場《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小城實驗劇團《黑湖》(澳門);香港藝術節2016《論語》;「續.舞」系列《凹凸》;團劇團《人生罅隙》(首演及重演);方外無式《原塑》及《顧。盼我。城》;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及香港創樂團《卡夫卡片語》(新視野藝術節2014節目);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莎士比亞 惡人傳記》、《卡夫卡的女人們×蝶戀花》(新視野藝術節2014節目)、《囈十話》及《禁忌之詩》;藝君子劇團《怪物》(香港話劇團「國際黑盒劇場節2014」節目);香港話劇團《青春的角落》、《鄧世昌的歷史故事》、《最後晚餐》及《志輝與思蘭 — 風不息》;澳門戲劇農莊《修羅道》(第二十三屆澳門藝術節節目)及《天才耗夢》(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節目)。
 

亦為不同大小形式的演唱會作燈光及錄像設計,作品包括:空氣清新機《浪子回頭金不換》、《失戀中人怎麼可能不笑臉迎人》、《納米演唱會》;朱凌凌《排練演唱會》及《高格調演唱會》。
 

現為Metro-Holik Studio創團成員、自由身導演及燈光設計師。

–  完  –

 

傳媒查詢:

黃詩韻 Anita Wong 市務及拓展主管
電話:852-3103 5933
電郵:anitawong@hkrep.com
陳嘉玲 Karen Chan 經理 (企業傳訊)
電話:852-3103 5977
電郵:karenchan@hkrep.com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