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2018新版)即日起與觀眾再思教育的真正意義
一場校園風波一觸即發
《原則》Principle (2018新版)
即日起與觀眾再思教育的真正意義
【香港話劇團】教育的成果應該以什麼原則來衡量?應該以成績為重,還是應該給予空間讓學生自由發展?當一間學校的學生整體成績下滑,辦學團體派來新校長進行改革,新校長與學生、老師各持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原則對碰,最後會演變成一場怎麼樣的風波?《原則》於2017年首演時十四場演出全部爆滿,編劇郭永康更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是次2018新版本邀請方俊杰執導,配上演員新組合 — 雷思蘭、高翰文、辛偉強、黃雪燁、潘泰銘,由即日至11月25日假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原則》講述新校長(雷思蘭飾)上任,隨即訂立連串新校規。她處事雷厲風行、不問情由,惹來師生的強烈不滿。新校長及副校長(高翰文飾)屢傳不和,後來更傳言已服務學校近三十年的副校長將被調職,令學生非常反感。新校長及學生的衝突逐漸白熱化,家長及校董會亦被捲入漩渦之中,一場校園風波一觸即發!
藝術總監陳敢權表示:「郭永康的《原則》可謂完全擊中香港教育制度矛盾,也如社會縮影般把今天香港的分裂狀態表露無遺。戲中的校長、副校長、教師和學生各有『原則』和『難唸的經』,難言對錯,這些「原則」之間的對碰更令大家各走極端,一切變得非黑即白而無可挽回。當師生之間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分裂,令事件變得『政治化』也是無可奈何。」
編劇郭永康表示:「每個人看這個劇本時,都因著不同的價值觀而各有取態,而最重要的是,這個劇本沒有提供答案,希望能引起觀眾思考不同的觀點和理念。今次演出的版本更著重人物內心的描寫,及角色間的衝突與爭拗的立場。」
導演方俊杰表示:「有時候人的行動與背後的理念未必是完全符合,劇中副校長希望了解各人立場,顧全大局,不想在不清晰的情況下去傷害任何人。當他的理念與校長不同時,他不會立即反對,而是選擇充分理解校長的立場,讓校長有足夠空間了解這一間學校。正如副校般,我希望此劇能讓觀眾理解每一邊的立場後,再思考和批判,然後才去決定支持任何一方的理念。」
關於編劇 郭永康
2016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碩士(優異),主修編劇。在校期間曾獲Sam Leung’s Studio獎學金及三度獲張達明劇作獎學金。
近期編劇作品包括:「劇場裡的臥虎與藏龍XI」《落地開花》;巴爾劇場《這夜煙火燦爛 - 北京舊城的故事》;香港話劇團《一飛沖天去》、《原則》;香港演藝學院《真實的謊言》及大細路劇團《小海螺與大鯨魚之環保遊世界》。翻譯作品有天邊外劇場「新導演運動」《教父阿塗》及《傷逝如她》。其他文字及文本創作包括:黎濟銘主辦《博拉者》及於新視野藝術節2018「微藝進行中」與聲音掏腰包共同創作《聲音漫步 - 聲說未來》。憑《原則》獲提名第十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
關於導演 方俊杰
201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導演。
畢業作品《馴悍記》獲學校頒發傑出導演獎。編導演作品《三個麻甩一個騷》於11年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導演作品《結婚》於16年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悲劇/正劇)。17年以《竹林深處強姦》首次榮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18年以《奮青樂與路》及Lysistrata分別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及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
導演作品包括:香港話劇團《好日子》、《結婚》、《最後晚餐》(四度公演及巡演超過一百場)、《八樓半的密室》;藝君子劇團《竹林深處強姦》、《罪該萬死》、Forget Me Not、《末日怪物》及重演版《怪物》;香港藝術節《香港家族》三部曲;利希慎基金《奮青樂與路》(兩度公演);神戲劇場《夕陽戰士》、《狂揪夫妻》(兩度公演及巡演);香港演藝學院Lysistrata、《馴悍記》;中英劇團《紅色的天空》;風車草劇團《愛與人渣》、《Q畸大道》(兩度公演);同流《山羊》(兩度公演);三条友仔創作《三個麻甩一個騷》(兼任編劇及演員,兩度公演);tobe THEATRE《第十二夜》(兩度公演);Theatre Noir《莎翁的情書》(兼任編劇,兩度公演及巡演超過一百場)。
現為全職自由身戲劇工作者及tobe THEATRE的創辦人之一。
傳媒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