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忘之書》擁抱家人間「愛」的距離
《未忘之書》The Unforgettable Chapter
擁抱家人間「愛」的距離
【香港話劇團】每個家庭都有自身的問題,很多人不懂解決,甚至視而不見。問題日積月累,形成大小不同的傷口。當傷口埋得愈深,家人的距離愈來愈遠,要正視還是找一個合適的距離與家人共處?《未忘之書》由鄭廸琪編寫、陳焯威執導,姚潤敏、陳秄沁、馬沛詩和趙展禧主演,即日起至9月22日假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環文娛中心8樓)上演,反應熱烈,所有門票現已售罄,感謝支持!
《未忘之書》講述一個破碎家庭如何面對一位至親離世的慘痛往事。家中各人囿於執念而未能直接溝通,不敢觸碰禁忌話題。悲痛、陰霾早已在各人心中埋下。二女(陳秄沁飾)長大後獨自生活,母親(姚潤敏飾)卻突然搬進她家,使家中四人再次聚首。當翻開一本連繫著父親的書時,四人一直不願提起的過去倏地襲來。這些年來,四人用自己的方法面對傷痛,但又有誰真正痊癒過?
編劇鄭廸琪表示:「人的關係,一直是我十分關注的題材。很久以前,我已有創作這個劇本的念頭,提起筆又放下。直到我碩士畢業時需要寫一個劇本,我便重新投入創作,任由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演繹悲傷帶來的痛與執念。劇中父親的突然離開所造成的創傷和一般創傷不同,積累多年,家中各人都不懂處理,即使想作出修補,反而導致互相傷害。我希望和觀眾分享這個故事,看到痛,繼而思考自身與家人的關係。」
《未忘之書》藉由傷痛細說家人關係。導演陳焯威表示:「編劇鄭廸琪把日常家人的複雜關係,都鉅細無遺地寫進了一個二十年前父親不自然死亡的一家人裡。在生者面對死亡,是一個忘記同時又惦記的事情,很是矛盾。看來一切都是矛盾。陷入這些種種的矛盾中,有可能是痛苦,也有可能是幸福的來源。然而,生活本是如此。因為,大家都愛得偏執。」
藝術總監陳敢權表示:「《未忘之書》微觀地描寫一個家庭如何面對難忘,甚至是慘痛的往事。希望《未忘之書》能成為你我心中一齣『未忘的戲』,透過戲劇的力量,讓觀眾反思自身與家庭的情結 — 家人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其實都是一種關懷和愛。」
關於編劇 鄭廸琪
正職從事醫療,閒時喜歡寫作,誤闖戲劇世界,順道修讀香港演藝學院藝術碩士課程,主修編劇。作品包括:《好人不義》、《螢火》、《魚躍記》、《流徙之女》、《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及《愛的實驗─Harry Harlow》(讀劇)。
關於導演 陳焯威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及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一級榮譽)。獲2009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戲劇)。與好友合作編導作品《三個麻甩一個騷》獲第三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提名、憑《康橋的告別式》獲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提名,以及憑《是沙也是你和我》獲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提名。
導演作品包括:方外無式《剎那》;風車草劇團《北極光之戀》、《廚師J與侍應F》;創典舞台《凱撒》;香港話劇團《好人不義》、《教授》(首演及重演)、《半天吊的流浪貓》、《彌留之際》(澳門及香港);Metro-HoliK Studio《床前十分》、《一丁點》、《突然獨身》、《重遇在最後一天》、《是沙也是你和我》、《康橋的告別式》;三条友仔創作《三個麻甩一個騷》;Joyous’s Joyous Moment Concert;國際綜藝合家歡新人類系列《你,唱得喜?》等。
燈光設計作品包括:香港藝術節2018《大學之烈火青春》及《中庸之幸福學堂》;小城實驗劇團《黑湖》(澳門);香港藝術節2016《論語》;「續.舞」系列《凹凸》;團劇團《人生罅隙》(首演及重演);方外無式《原塑》及《顧。盼我。城》;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及香港創樂團《卡夫卡片語》(新視野藝術節2014節目);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莎士比亞.惡人傳記》、《卡夫卡的女人們X蝶戀花》(新視野藝術節2014節目)、《囈十話》及《禁忌之詩》;藝君子劇團《怪物》(香港話劇團「國際黑盒劇場節2014」節目);香港話劇團《鄧世昌的歷史故事》、《最後晚餐》及《志輝與思蘭 — 風不息》;澳門戲劇農莊《修羅道》(第二十三屆澳門藝術節節目)及《天才耗夢》(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節目)等。
亦為不同大小形式的演唱會作燈光及錄像設計,作品包括:空氣清新機《浪子回頭金不換》、《失戀中人怎麼可能不笑臉迎人》、《納米演唱會》;朱凌凌《排練演唱會》及《高格調演唱會》。
現為Metro-HoliK Studio創團成員、自由身導演及燈光設計師。
傳媒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