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AWGIE獎最佳劇本《叛侶》背叛與救贖 游走於愛與不愛之間

29.11.2019
即時發布

澳洲AWGIE獎最佳劇本

《叛侶》Speaking in Tongues

背叛與救贖  游走於愛與不愛之間

 

【香港話劇團】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如謎一樣的神秘劇情。《叛侶》由四位演員演繹九個角色,在三段看似沒有關連的情節,劇情朝多角度分支,時序和情景反覆跳躍,人物關係互相交錯重疊,述說人與人之間的背叛與忠誠。《叛侶》在1996年於澳洲悉尼首演,大受好評,並獲澳洲作家協會AWGIE獎最佳劇本,隨後在歐洲和美國多次公演,更改編成得獎電影《愛情無色無味》(Lantana)《叛侶》編劇安德魯‧博弗爾(Andrew Bovell)編寫、黎煥雄(台灣)翻譯、藝術總監陳敢權任粵語改編及執導,申偉強、陳煦莉、黃慧慈、陳嬌演出,於2020年14日至19假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叛侶的故事以兩對出軌的夫婦作開首,以一隻落在樹叢的高跟鞋、一段心理治療師和會面者的對話、數段電話留言和多封情書推進,最終揭示九個角色之間重疊的關係和交錯的情感。一紙婚書不敵難耐的寂寞,與陌生人之間微妙的情感教人躍躍欲試。縱然如何努力嘗試把感情宣之於口,最終亦沒法傳達心中所思,因為我們都患上了愛情失語症。

 

編劇博弗爾在《叛侶》劇本書中刊登的編劇的話裡曾表示:「《叛侶》是關於情感處理對與錯、愛侶之間承諾破滅,以至陌生人之間也可鑄造束縛的一齣戲劇。劇本描述了由斷裂感,和飄移的道德標準之下,凸顯的不同情感景象。它訴說著人類渴求找尋存在的意義,抓緊著些微希望、或索性以一笑逃避,跟漸漸增強的疏離感,作出對抗。

 

台灣詩人黎煥雄曾翻譯及執導此劇,並命名為《浮世情話》於台灣上演,他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時曾表示這個作品提出了「信任如何毀滅、背叛如何救贖」的命題,「雖然編劇是澳洲人,故事看似老套,但劇中描繪人性、描繪都市生活,其層疊交織的敘述方式對演員、導演具有挑戰,引人不寒而慄的字句與事件發展又讓觀眾有共鳴。」

 

《叛侶》的主題和結構深深令粵語改編及導演陳敢權著迷,他表示:「博弗爾的劇本關注著人性和生命中可能承受的苦難。劇本中人物或事件的混亂,有如整理一條很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或是一盤很精彩但又深奧的棋局,起初是不清不楚的,但原來冥冥中是可以計算得來。劇本中的角色經常好像站在快要崩潰的邊緣,卻要把眼淚吞下,原因是他們正與其他人在一起,所以他們必須繼續對話,不能馬上崩潰,或是再要等待爆發的時刻;可能這就是許多現代人的狀況-我們面對生活,面對著許多其他的人,就算心底無限苦楚,也必須繼續生活下去。」

–  完  –

 

傳媒查詢:

黃詩韻 Anita Wong 市務及拓展主管
電話:852-3103 5933
電郵:anitawong@hkrep.com
陳嘉玲 Karen Chan 經理 (企業傳訊)
電話:852-3103 5977
電郵:karenchan@hkrep.com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