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四川好人》 你會選擇做好人,還是壞人?

24.12.2019
即時發布

布萊希特經典劇作  首演橫掃香港舞台劇獎六大獎項

香港話劇團x演戲家族攜手製作及演出

音樂劇《四川好人》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 – the musical

世道艱難  你會選擇做好人,還是壞人?

 

【香港話劇團】如果你是沈德,你會選擇做好人,還是壞人?香港話劇團與演戲家族攜手以音樂劇形式呈獻德國戲劇巨匠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同名經典劇作《四川好人》,與大家共歷一次人性道德大掙扎。音樂劇《四川好人》於2003年首演,旋即橫掃香港舞台劇獎最佳整體演出、最佳創作音樂、十大最受歡迎劇目等六大獎項,04及11年兩度重演,繼續好評如潮。布萊希特善於將好與壞的一面並置在同一角色,以「間離效果」引起觀眾反思複雜人性,揭示社會問題。音樂劇《四川好人》彭鎮南、高世章岑偉宗改編彭鎮南執導,音樂劇頂尖拍檔高世章任作曲及音樂總監、岑偉宗任作詞,特邀邵美君主演沈德一角,邱廷輝、劉守正、朱栢謙、張學良及邢灝主演,即日202014假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上演,門票現於快達票售票網公開發售

 

故事講述三個神仙來到道德敗壞、貧窮的四川找尋好人,可惜放眼所見盡是欺詐與饑餓,心灰意冷之際遇上僅存的好人─沈德。可惜在炎涼世態中,好人難有容身之所。為求自保,沈德不惜徘徊正邪之間,掀起連番道德人性大控訴。

 

話劇藝術總監陳敢權表示:「回看《四川好人》這齣戲的藝術特色,正是把戲劇理論『間離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即劇本以不同的劇場效果,務求令觀眾不要『投入』於劇中的人和事,從而更客觀地針對是非對錯,自行作出判斷。話雖如此,其劇本對人性的醜惡和矛盾就寫得黑白分明,且引人入勝。布萊希特假借『四川』為題,卻不是指真實的中國四川,正如他另一力作《灰闌記》,只以模糊的時空和背景引出寓言。《四川好人》的善心女主角沈德,往往須抽離於『好人』的本性,方能在愚昧和顛倒是非的社會中找到生存之道。正因為布氏對人性的自私和損人利己等描畫得一針見血,令此劇成了永恆的經典。」

 

改編及導演、演戲家族藝總監彭鎮南表示:「七十多年前布萊希特藉《四川好人》對社會道德,人性腐敗作強烈控訴;悲哀的是時至今日,這些控訴還是要延續下去。而今天我們重演音樂劇《四川好人》,從社會時勢上看,似乎比八年前更加合適,這又是另一個悲哀!何解?單看每日新聞實在不難找出與此劇相對應的事例,以權謀私,社會不公義,妄顧別人生命等等,駭人的事件一件比一件誇張,令人咋舌。難怪連神仙也說:『你看不見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什麼樣子嗎?貧富懸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公義無存,道德淪喪,烽煙四起。真是一個好人都休想生存啊!』」

 

特別通告:

鑑於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港島區或有公眾活動,本團考慮到音樂劇《四川好人》當晚的演出,有可能受交通及不可預期的情況影響,原定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晚上7時45分假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舉行之音樂劇《四川好人》現將改期至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晚上7時45分,持有原來門票之觀眾,可直接持票出席該日之演出。

敬請所有1月1日(星期三) 7:45pm的觀眾,無論能否出席1月4日(星期六) 7:45pm的演出,也請登入以下連結回覆,以便主辦單位作出最妥善的安排!
 



關於
改編及導演  彭鎮南

演戲家族藝術總監,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客席講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並考獲倫敦密德薩斯大學表演藝術學士及舞台導演碩士學位。留英期間曾隨法國戲劇大師菲利普.高利耶進修演技,並赴俄羅斯莫斯科藝術學院研習契訶夫戲劇。1991年與一眾熱愛戲劇的演藝學院同學創立演戲家族,致力推動香港戲劇發展,並憑《錯吻情真》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悲劇/正劇),此外亦經常參與不同劇團的演出。

近年專注導演工作,積極探索具本土特色的音樂劇場,作品善於在細膩動人的感情中演繹宏大主題,重要音樂劇作品包括:《邊城》、《四川好人》及《一屋寶貝》,三劇均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整體演出。近作包括:《仲夏夜之夢》、《戀愛輕飄飄》、《朝暮有情人》、《星夢塵緣》及《美麗的1天》。2008年獲英國文化協會選為「60位香港知名英國畢業生」之一,表揚其在舞台劇界的傑出成就。
 

關於改編、作曲及音樂總監  高世章

紐約大學音樂劇創作碩士。憑音樂劇Heading East獲美國Richard Rodgers Development Award。憑粵語音樂劇《四川好人》、《白蛇新傳》、《頂頭鎚》、《一屋寶貝》、《大殉情》及《奮青樂與路》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創作音樂、最佳配樂及最佳原創曲詞。

 

憑電影《如果.愛》先後獲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亞太影展及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音樂。憑電影《大上海》主題曲《定風波》獲第三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參與電影《投名狀》配樂獲提名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其他配樂作品包括:《老港正傳》、《大魔術師》、《魔警》、《親愛的》及《捉妖記》。

 

曾為張學友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出任音樂總監,《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及《張學友1/2世紀演場會》譜寫音樂劇環節;任白慈善基金會《帝女花》、《再世紅梅記》及《蝶影紅梨記》譜寫新音樂。2010年為香港藝術節及毛俊輝戲劇計劃《情話紫釵》作曲。11年為倫敦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撰寫音樂劇Takeaway,而14年則爲舞台劇《杜老誌》作曲,及爲慶祝澳門文化中心十五周年撰寫音樂劇《我要高八度》。14及16年與葉詠詩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一屋寶貝》音樂廳,並由Decca發行,再於18年合作演出電影配樂作品《高世章的神奇電影畫布》。
 

關於改編及作詞  岑偉宗

香港作詞人。主力創作音樂劇及舞台劇,詞作亦散見於電影、電視及流行曲。

 

曾獲第四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第三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11年獲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正統音樂作品;06年獲得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另類作品;亦曾四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原創曲詞。

 

他除了是活躍於音樂劇及舞台劇的填詞人,也是少數同時涉足正統、流行、銀幕、舞台界別的專業填詞人。18年為一舖清唱及台北人力飛行劇團的無伴奏合唱音樂劇《阿飛正轉》編劇及作詞;19年為西九文化區及香港話劇團聯合主辦及製作的音樂劇《大狀王》作詞;為一舖清唱的無伴奏合唱說唱劇場《維多利雅講》編劇及作詞;年初,也為香港話劇團《假鳳虛鸞》粵譯歌詞。

–  完  –

 

傳媒查詢:

黃詩韻 Anita Wong 市務及拓展主管
電話:852-3103 5933
電郵:anitawong@hkrep.com
陳嘉玲 Karen Chan 經理 (企業傳訊)
電話:852-3103 5977
電郵:karenchan@hkrep.com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