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格黑盒 《言說之外》、《視外之景》帶你參與一場視、聽感官冒險
29.10.2020
即時發布
跳格黑盒《言說之外》、《視外之景》
帶你參與一場視、聽感官冒險
【香港話劇團】經過多個月的沉澱,香港話劇團聯同兩個本地創作團隊,以黑盒舞台作跳格演出,從感官出發,聚焦創作繼而反思自身,帶你一同參與一場感官冒險。黃譜誠X李穎蕾X林俊浩《言說之外》及小息跨媒介創作室《視外之景》分別以破格的演出模式,配合影像、聲效投放,打開視、聽感官的大門,引發你思考自身的價值觀和認知。讓我們一同聆聽、觀看與詰問。
《言說之外》由黃譜誠擔任文本、聯合導演及演出,李穎蕾共同編寫、林俊浩聯合執導,並由郭靜雯演出,將於11月13至21日假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環文娛中心8樓)上演。陳冠而領航之《視外之景》,將與馮程程(話語),劉銘鏗,將於11月27至12月5日假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環文娛中心8樓)上演。跳格黑盒門票現於撲飛POPTICKET.hk網上公開發售。
《言說之外》的舞台上放置一所如困局的透明密閉空間,演出者展現片段式的獨白和「生活日常」,探索生命之中錯綜複雜的情感。透過細心聆聽追溯,讓聲音的質感,打開感觀,潛入內在私密空間。在言說之外的世界,日常聲響與內在迴聲交疊,展開一場自我對話。
《視外之景》則不以劇本為基礎,而是多種元素共同編作,注視當代科技、資本主義與速度聯乘之下,觀看人類生活狀態的一場實驗。在沉浸式劇場中建構多維想像,意圖打破日常慣性觀看,借用跨媒介展演,深入觀眾潛意識,於視點以外,界線之上,尋找各種觀看的可能。
藝術總監陳敢權表示:「繼2015-16劇季的『跳格黑盒EMW』,香港話劇團在今個劇季再度呈獻『跳格黑盒』系列。就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重重困難,話劇團卻從沒有停止創作,更矢志在網上和劇場,為大家製作更多不同類型的節目,探討表演藝術的種種可能。今次『跳格黑盒』送上《言說之外》和《視外之景》,帶領觀眾跳出既有的觀賞框框,體驗劇場的新觀感。」
《言說之外》文本 / 聯合導演 / 演出 黃譜誠表示:「在生活中要找到一個完全安靜的時刻幾乎是不可能,我們習以為常聽到很多聲音,所以遺忘了它的存在。有時我經歷一些情感,是不能用言語表達。小時候,我會選擇彈琴,彈奏一曲後我會感覺比較舒暢。近年,我會把那些時刻嘗試用文字記錄下來,周邊的響聲與影像往往是引領我刻劃的工具。將經歷、感受轉化成文字是需要時間,需要距離。而這個過程是一個怎樣的經歷?而轉化後又會怎樣改變我們的視角?這次我們由聲音作導引,一起潛入內心,或許會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
《視外之景》實驗領航員(導演) 陳冠而剖白:「小息跨媒介創作室前作《清醒做夢時間》談夢與現實,觀眾席睡地上,由聲音、錄像、表演者組成的沉浸場面帶領,進入一段俯瞰現世困局的半夢半醒旅程。《清醒》中以夢為軸,思考的核心卻也許更多是如何看現實,如何生活於當下破碎而龐雜的現實;因此延續思考,今次以『seeing』(觀看)為題,開展了『Project Seeing』這次探索。《視外之景》將延續發展《清醒做夢時間》中的想像練習,進一步粉碎劇場展演框架,將黑盒劇場打造成觀看實驗場。
在世界大變的2020年中,如果突然有一個機會創作,我希望它不是一個重複以往製作模式的狀態,而是反璞歸真的找回做創作的初衷──是對世界和生活的觀察、好奇、疑惑或痛苦。我希望我們能有足夠的耐心去停留在發問與探索的礦洞中久一點,而盡量克制,不要太快『製作』一件『產品』。」
《言說之外》關於文本/ 聯合導演 / 演出 黃譜誠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頒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先後於2008至11年期間於香港話劇團及18年於Atelier Theatre Hong Kong 任職全職演員。現為榞劇場全日制全方位戲劇證書課程形體導師、自由劇場工作者。
近期主要演出作品包括:「賽馬會藝壇新勢力」—藝術行X南豐紗廠:「我們之間」系列—Living Up to Her、《報告 1》﹔進念.二十面體《六種震動》。
導演作品:榞劇場《目的⋯地(待定)》、《咫尺光年》。
憑糊塗戲班《惡童日記》獲第二十二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配樂,憑《SEVEN:慾望迷室》及《橫衝直撞偷錯情》分別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配樂及最佳男配角(喜劇 / 鬧劇),憑《一夜歌.一夜情2011》獲提名第三屆小劇場優秀男演員。
《視外之景》關於實驗領航員(導演) 陳冠而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藝術總監,劇場導演、策劃、編劇、文字及錄像創作、演員。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主要編導作品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多媒體新動力系列」《靜默邊境》(2015,導演、文本;徐奕婕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優秀女演員)、《靜默。邊境族》(2014,導演、文本;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整體演出)「亞洲劇力無邊界2012」之《邊境國》(2012,意念、創作演員)、《女身饗宴》跨媒介計劃(2010,計劃總監、導演、文本 )、動藝「層層舞」環境舞蹈計劃《從機器走出來的神》(2009,聯合導演、文本)、7A班戲劇組主辦「當代戲劇大師的身影」藝術節之《448個黑色姿勢》(2009,副導演、視覺設計、文本整理)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主辦「超連結牛棚實驗劇場節」《旋轉,三途川》(2008,導演、文本;獲劇場節評審團大獎)。
編劇作品:香港藝術節《論語》(助理編劇);影話戲《不眠女子與夜之邀請》。
過往演出:澳門聲樂協會《聲樂專場2017》;影話戲《我的50呎豪華生活》(香港首演及愛丁堡藝穗節巡演)、《摩登時代》、《盛宴》(香港首演及澳洲Adelaide Fringe Festival巡演)及《失戀之後》;香港藝術館《往迴之旅》;東邊舞蹈團《炫創者》;油街實現《明燈照亮終結》及《像是動物園》;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耳搖搖》、《A貨革命》、《遠方》及《七個猶太小孩》;進劇場《安蒂崗妮》及《樓城》;白日劇場《學習時代》;眾聲喧嘩《夢幻劇》;許翶鱗《誰釣的湖︱垂釣的魚》;方褀端X成博民《眾聲喧嘩( )》;不加瑣舞踊館《英雄@過期》;海潮《極樂花園》;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香港官立青春紀念中學》等。
– 完 –
傳媒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