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映像》| 香港舞台劇獎「昆蟲系列」得獎劇作   五劇合一孵化全新面貌《白湖映像》 | 記錄香港小市民日常   尋找每個人心中的「白湖」

18.05.2024
即時發布

香港舞台劇獎「昆蟲系列」得獎劇作

五劇合一孵化全新面貌《白湖映像》

記錄香港小市民日常   尋找每個人心中的「白湖」



【香港話劇團】
香港人出名營營役役,忙工作,忙賺錢,有多少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經歷過九十年代種種大事件,香港回歸、金融風暴等,小市民如何在風浪中奮進,找到一處安身立命之所,繼而尋找自身價值?藝術總監潘惠森在 1997 年開始創作「昆蟲系列」,連續五年寫了五部劇作,包括《雞春咁大隻曱甴兩頭岳》、《三姊妹與哥哥和一隻蟋蟀》、《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螞蟻上樹》及《螳螂捕蟬》,以基層小市民為主角,描寫各個層面的掙扎求存,讓觀眾置身熟悉又獨有的香港城市場景,聆聽小人物的心聲,在「搵食」以外,尋找每個人心中的「白湖」,一個理想之地或心中淨土。《白湖映像》由潘惠森編劇,陳麗珠執導,喻汀芷任戲劇構作,余翰廷、丁彤欣、吳家良、歐陽駿、張紫琪、陳嘉樂、文瑞興、郭靜雯、杜雋饒、蔡溥泰、陳健豪、潘泰銘、王曉怡、麥靜雯、梁子峰演出,即日至6月2日假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白湖映像》九十年代是一部風馳電掣的離心機。生命在漩渦中亂撞,負重的沉降,無重的漂浮。幾隻靈巧的昆蟲懸停於此,慢慢爬過時間的脊背,微顫出勇氣的頻率、堅韌的溫柔、被遺忘的敦厚。
 
由進劇場聯合藝術總監陳麗珠執導,與藝術總監潘惠森攜手將一連五屆香港舞台劇獎「昆蟲系列」得獎劇作,包括《雞春咁大隻曱甴兩頭岳》(最佳劇本)、《三姊妹與哥哥和一隻蟋蟀》(最佳劇本、十大最受歡迎製作)、《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最佳劇本、十大最受歡迎製作)、《螞蟻上樹》(十大最受歡迎製作)、《螳螂捕蟬》(十大最受歡迎製作)重新打造,以微小卻充滿生命力的「昆蟲」為創作意象,回溯香港曾經走過的軌跡。當漩渦平靜下來,一片「白湖」出現,她的平和、寂靜,如過去一般遙遠,卻為當下嵌入永恆。
 
編劇潘惠森分享:「今次我以五個『昆蟲系列』的劇作選段剪輯,編成一個全新劇作,劇中以一個少年穿梭不同人物故事,尋找一個名叫白湖的地方。這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是一個意象,代表憧憬及一些美麗的幻想。香港人經歷了不同時代的大風浪,三十年過後,沉澱後獲得什麼經驗或感受,希望觀眾都可以從這片白湖中映照出來。」
 
導演陳麗珠分享:「在一個特殊的時間和經歷生出的五個香港劇作,人物、地點、掙扎,迂迴各有激蕩,但他們的嚮往和尋覓是一致的。在這個新的年月,召集五個劇作一起,以全新面貌呈現,在舞台上或擦身而過或同時並存,讓他們蘊含着人類永恆的希冀,再火一回!」
關於導演  陳麗珠
 
進劇場聯合藝術總監。畢業於香港芭蕾舞學院,隨後於香港演藝學院攻讀戲劇,連續三年獲校內最傑出女演員獎。
 
畢業後,加入香港話劇團,後赴倫敦深造,並與紀文舜成立進劇場,在英國及歐洲等地進行創作及教學。1995年回港,繼續創作及導演所有進劇場的原創劇目。 
 
曾分別憑《魚戰役溫柔》及《闖進一棵橡樹的年輪》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悲劇/正劇)。2015年,憑諾布爾執導的《海達.珈珼珞》獲提名香港舞台劇最佳女主角(悲劇/正劇)。16年獲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同年憑讀劇《4.48精神崩潰》獲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主角,憑《莎拉.肯恩在4.48上書寫》獲 IATC(HK)劇評人獎年度演出獎、年度導演獎、年度演員獎及年度舞台科藝/美術獎。18年為香港演藝學院執導的《三姊妹》,分別獲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劇評人獎提名最佳導演及年度導演獎。
 
自2001年起隨美莉茵.費花接受魁根斯方法的訓練,為專業的魁根斯方法導師。
–  完  –

 

傳媒查詢:

黃詩韻 Anita Wong 市務及拓展主管
電話:852-3103 5933
電郵:anitawong@hkrep.com
單嘉惠 Andrey Sin 副經理(市務及傳訊)
電話:852-3103 5912
電郵:andreysin@hkrep.com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最佳體驗及改善瀏覽速度,請確定您同意並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再繼續瀏覽。接受Cookie